为认真落实沱江流域污染治理工作第五次专题会议精神,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创新五大举措,对沱江流域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,水资源、水生态、水环境协同推进,突出流域特色,持续实施精准、科学、依法治污,推动美丽沱江建设,让沱江重现“清水绿岸,鱼翔浅底”的美丽河湖景象。
建设沱江生态廊道
以沱江干流、石亭江、绛溪河、球溪河、釜溪河、濑溪河等主要支流为骨架,以沿江水库、城市河道、公园景观水体为支撑,实施岸线生态保护、水源涵养、生态隔离带、城市亲水滨水走廊等工程,将天府绿道延伸至德阳、眉山、资阳三市,提高沿江两岸生态稳定性、景观风光性,建成沱江生态走廊。
优化流域水资源配置
在沱江上游建设高景关-金花寺水库,充分利用丰水期富余水资源,补充沱江枯水期用水;加快推进“引大济岷”、“长征渠”、“沱九连通”等工程,进一步贯通流域水系,支撑生态、生产、生活用水;对重点小流域进行评估,取缔一批严重影响水体流动性的小水电、堰闸,恢复水体自然流动,提高自净能力;按照“集中利用为主、分散利用为辅”的原则,推进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;实施农业、工业、城镇生活节水行动,做到“优水优用、劣水劣用,水尽其用”,逐步形成健康的水资源配置格局。
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
科学布局污染治理设施,重点实施县城以上污水处理提质增效、乡镇配套管网延伸、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等工程,持续提高污水收集率、处理率;选取经济、高效、稳定的农村污水治理工艺,降低运维成本;拓宽融资渠道,充分运用市场手段,增加治理投入,破解资金难题,进一步补齐设施短板;健全流域水环境监测网络,强化流域水环境精准监管,提高治理管理能力。
维护河流生态健康
在德阳石亭江、自贡釜溪河等流域开展河道底泥修复试点,降低重金属、持久性污染物对河道生态系统的影响,减少二次污染;岸线一定范围内实施退耕还湿、退耕还水,建设一批生态湿地,增殖放养一批原生鱼类,维持水域完整生态系统,让河流长期保持“有河、有水、有鱼、有草”的健康状态。
助推高质量协调发展
以成德眉资、川南城市群协同发展为主轴,坚持“以水定城、以水定产”,强化空间约束管控,严禁在流域新增高污染、高能耗项目;加快结构调整,对流域上游磷化工产业进行提档升级、科学布局中下游畜禽、水产养殖产业,合理控制密度;推动沿江公路建设,以沱江为脉络,有效衔接上下游产业协调融合发展。
来源:四川生态环境